6月28日,乐山市图书馆“三江讲坛”报告大厅座无虚席。由乐山市老科协与市科协、市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科普讲座在这里举行。
针对近年来南中国海形势及大家疑惑的问题,乐山市老科协科普报告团成员、82岁的罗成德教授为大家作了题为“南中国海岛礁是我国固有领土,不容侵犯”的辅导报告。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列举大量史料,从独特的南中国海及南海诸岛礁的自然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周边各国侵占我国南沙岛礁的情况、侵略者的强盗逻辑、南中国海诸岛礁是我国固有领土不容外人侵占、我国维护领土主权的斗争和我国对解决南沙争端的方针等六个方面,详细诠释了大家心中的疑惑,博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报告会由乐山市老科协常务副会长杨晓辉主持,参加听讲的有武警乐山支队的部分官兵、乐山市科协及周边区县科协机关干部、乐山市和市中区老科协领导及部分会员共计120余人。报告会上大家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图片,聆听着教授的讲解......,两个多小时的报告,竟没有一人中途退场。大家一致称赞这次科普报告很及时,很成功,是一个科普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的报告,使我们对南海诸岛礁的情况及我国政府的解决方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它对于增强国民的海洋意识、资源意识、国土意识,激发国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信心,支持我国政府在南海诸岛礁问题上所采取方针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发酵床饲养肉鸡省工省时 生态环保经济效益好
五通桥区老科协继去年在牛华镇汤家坝村四组孙 青家进行发酵床养肉鸡试验成功后,今年又在新云乡敞放土鸡专业合作社社长代汝宏家,试验推广发酵床养肉鸡,现已初见成效。
经过试验观察,与传统养殖相比,发酵床养殖的肉鸡,平均出样活重高34.5%,料肉比高17.5%,单只鸡平均效益高30.35%。且省工、省时、省料、无蝇、无臭、无公害、无药残。新型发酵床养殖技术的推广,让农民尝到了甜头,深受农民喜爱。一是省工省时,传统养殖1——2天就要清理一次鸡舍,又脏又臭,而发酵床养殖7——10天才翻动一次,仅需两小时。二是为无公害产品提供了保障,传统养殖为防治球虫菌和大肠杆菌,要反复使用驱虫药和在饮水里投放沙星类药物,采用发酵床养殖只投放一次即可,既减少了药物的消耗,又严格执行了休药制度,降低了肉鸡体内的药物残留。三是改善了养殖户的生产生活环境。发酵床养殖,鸡粪被料床利用,做到了零排放。肮脏的粪池和繁重的消毒没有了,鸡场无臭味无苍蝇,极大地改善了环境。四是缩短了肉鸡生长周期,出栏期提前了10——20天,减少了用料,每只鸡少耗料1.5—3公斤。五是经济效益好,经初步测算,发酵床使用期为7——8年,每只鸡分摊成本0.35元——0.40元,劳动力成本下降1.10元,药物成本下降1.30元,每只鸡可以节约饲养成本5.00元。养殖户代汝宏深有感触地说,我一年出栏3万只肉鸡,原来用药就要7万多元,现在基本不用药,,只有料床费1万元,节约成本6万元。再也不用掏又脏又臭的鸡粪。鸡场无臭味,成群的苍蝇没有了,与邻里的关系更加和睦了,还有时间打牌看电视。发酵床饲养肉鸡就是好,省工省时节约成本,生态环保赚钱多,要是早点使用发酵床技术,我早就是百万富翁了,是老科协的专家帮我们解决了多年的难题。
目前,在代汝宏的带动下,新云乡已有12户养殖户建起了1.2万平米发酵床,按一平米养肉鸡10只计算,每批可出栏肉鸡12万只,年均出栏3.5批,可出栏40万只肉鸡,增收80万元。这项新技术已在新云乡和牛华镇的部份村推广。最近,老科协的畜牧专家们又引进了专门用于肉鸡养殖的生物菌种,作进一步的优化养殖试验,为促进科学养殖,助农增收再做贡献。(五通桥区老科协)
[简讯]二则
针对近期阴天多、雨不断,有的猕猴桃种植园地排水不良甚至被水淹,给猕猴桃果实膨大阶段带来不同程度影响的情况,6月29日,乐山市老科协通过《沐川老专家科技服务营地》,给沐川县老科协和益民猕猴桃生产合作社下发了《关于加强猕猴桃田间管理的意见》,对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7月2日,乐山市老科协会长翁果、常务副会长杨晓辉到峨眉山市老科协调研,认真听取了峨眉山市老科协会长徐伯琏对老科协成立近两年来的工作介绍 ,翁果会长对峨眉山市老科协的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对他们加强老科协组织建设的具体作法很感兴趣,进行了详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