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9日下午,由共青团乐山市委、乐山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主办的、由共青团四川省委资助的,以“为了明天--------芦山地震灾区重点青少年关爱行动”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在乐山市县街社区慧园街小学继续开展。
下午四点三十分,我学会借助县街社区“幸福e站”为活动平台,开始为孩子们进行第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动开始,学会志愿者们先与留守儿童们进行互动小游戏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活动更顺利地进行下去。志愿者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戏,如“喊口令”、“同舟共济”等,逐渐与小朋友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谊,并帮助小朋友们培养团队意识,发现大家的共同爱好,增加相互认识。这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活动中,孩子们积极踊跃、同心协力地完成了所有的游戏。
(小游戏获胜者与志愿者合影)
为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况现状,我们对孩子们进行了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问卷,其中参与调查人数13人,问卷收上来以后,我们对学生的问卷进行了认真地阅读与分析。从一些问题的统计数据中很容易看出一些情况。
如,第1题“你上学读书是为了什么?”绝大多数被调查学生选择的是“A没有知识不能生存”,其中有1人选择的是“D读书后赚大钱”。首先我们说无论有多少同学是随意性选择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被调查同学中大部分是明白或者说是在家长、老师、社会的影响下了解没有知识不能生存是一条真理。而少数学生的读书为赚大钱多多少少受传统思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影响,受社会上一些没有文化照样挣大钱的人的不正常现象的诱惑。
第4题“期末考试时”选择“心情紧张;有点紧张;无所谓;有信心,不紧张”,我们对学生的选择做为分析,其中选择A的4人,选择7的20人,选择D的2人,可见学生对期末考试都比较重视,因为这关系到成绩报告单,也可能是家长比较关注而影响到学生。2位有信心不紧张的学生并不是学生成绩拔尖的,而是心理素质比较好,这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培养分不开。
第5题“爸爸妈妈回家晚了感到不安”,其中8人选择会不安,5人选择不会不安。从这一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作为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中已经有一部分开始进入青春期,比较独立,就问卷分析看,他们的内心深处仍十分希望有父母做伴。如今,父母时常因为忙于工作、应酬,忽略了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关注,我们认为这是造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16题“做事情不成功时”,我对同学的回答进行了统计,选A的5人,选B的2人,选C的6人。我们认为选A的学生比较有个性,我喜欢;选B的学生比较会做事,成功的机会更多一些;选C的同学比较容易放弃,当然也不排除明智的特例。
从问卷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学生需要我们对他们进行一些心理辅导与咨询,相信这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努力维护孩子们的心灵健康,做他们的心理顾问,及时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营造更和谐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开展活动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