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协信息 > 专家建议

强化资源优势保护,推进乐山中药材产业发展

信息来源: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09-08-25 浏览:

来源: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作者:汤一新

    科技部、卫生部等国务院十八个部委曾先后联合编制和发布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把中药产业列为重大战略产业加以发展,使中药产业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产业。具有独特的中医药资源与科技优势和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的四川省,被列为国家第一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乐山市有四川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中药材科技园被规划为六大重点专业园区之—,享受国家和地方相关优惠政策,为乐山乃至西部中药产业化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一、乐山中药材产业的现状

    乐山、峨眉山自古以盛产中草药而闻名于世。据《孔子图记》记载:“峨眉山有仙药,汉武帝遣使者祭之”。药王唐代孙思邈的传世之作《千金方》,也留下了他在峨眉山积累的宝贵资料。历代本草书籍如《蜀本草》、《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均对峨眉山药材资源有大量的收载。川贝、川芎、川八角莲、川金粟兰、川天麻、川黄连、老鹳草、峨眉含笑、犍为白姜······集中国药学大成而震动了世界的明代《本草纲目》,用大量的篇幅记载了乐山峨眉山道地药材。据资料介绍,峨眉山中药材种类多达655种,占《本草纲目》所载药物1892种的34.6%;其中著名道地药材72种。历史资源优势在国内首屈一指。脍炙人口的白娘子峨眉山盗灵芝的传说,也源自峨眉山神奇的中医药文化。

    乐山、峨眉山既是民间川产地道中草药材的主产区,更是历史上凉山、攀西、甘孜等民族地区和眉山、雅安等相邻地区中草药材交易的集散地。当地药材通过嘉定府水路销往各地,为中药材市场的形成和中草药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乐山市种植栽培的主要道地中药材现有30多种,如黄连、白术、杜仲、川黄柏、川牛膝、干姜、石斛、乌梅、黄柏、朱砂莲、天麻、峨参、何首乌、灵芝、姜黄、金银花、银杏、重楼、独活、泽泻、麦冬等。主要产地有峨眉山市及犍为、沐川、马边、金口河、沙湾、夹江、五通桥等区县。种植面积约30万亩,年产优质中草药约1万多吨,年产值约2~3亿元。其中黄连、天麻、杜仲、灵芝、峨参、朱砂莲等地道中药材畅销国内外并呈逐年增长趋势。沙湾区的黄连种植基地被国家科技部首批列为中药现代化GAP研究基地,川牛膝、川泽泻、川黄柏等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列为GAP和SOP重点研究品种。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乐山所辖各县区逐渐恢复道地药材种植,在原野生药材小批量农贸市场交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特产药材交易基地,如峨眉山市的川黄连、川黄柏、峨参、川首乌、虎杖、白术,夹江的川泽泻、川石斛,犍为的川佛手、干姜、姜黄,沐川的川银花、川木通,马边的川花椒、天麻、重楼、肺筋草,金口河的杜仲、川牛膝、川独活等药材交易,还有其他遍布乐山、峨眉山、马边等区县的数十个野生小品种交易点,药材交易市场丰富而活跃。

    二、乐山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

    1、中药材市场空间受挤压。虽然乐山、峨眉在清代已成为西部山区的药材集散市场,但由于多种原因,这种资源和历史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乃至至今没有形成规模。国内现有五大药市,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药材交易会,参加人数多达5万,吸引了国内外药商纷纷前往洽谈,而我市缺乏类似的规划。中药材市场交易规模偏小,数量虽多而交易方式单一,交易功能、交易方式和物流设施相对落后,仓储等基本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其运输、保管、包装、加工、配送等各种辅助性功能较差,与其它行业商品大型批发市场相比差距甚大。

    2、资源无序利用。中药资源作为中药产业的基石,如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林、生态、生物化学和药学等多学科,需要相关各级主管部门的协同配合。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这种配合力度远远不够。由于过度开发,一些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而保护利用措施的乏力,严重影响着中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

    3、技术含量不够。由于国家中药材标准不健全,许多市场上的中药材产品缺乏规格化、标准化。加之无公害产品比例较小,与世界盛行的“绿色产品”、“绿色环保”难以接轨。加以一些交易市场经营秩序较为混乱,在药材交易市场的准入、管理等方面处于相对无序的状况,假冒伪劣产品不时充斥市场而难以打击。目前,我市的中药材除了少数被国家和省列为重点发展的GAP种植项目外,绝大多数没有进行SOP研究、重金属含量测定、农药残留量测定、含量变化研究、病虫害防治研究,给产品质量留下了许多隐患。

    4、产业信息不畅通。我市许多地区的中药材生产和销售缺乏信息指导和有效的市场预测,导致生产种植盲目性,“上年啥好就种啥,别人种啥就跟啥”。这种有悖于市场规律和中药材生产特性现象的存在,使一些种植品种难以摆脱烂市的厄运,而药材贩运户信息失真,往往使之大伤元气。

    5、政策环境的影响。国家对中药材产业未设立专门的主管部门和协调机构,存在多头管理现状。现有的国务院部委局办中,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5个部门都与中医药管理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难免各个部门会从自己部门的管理职能出发,去制定产业政策和法规,使从业人员在多头管理方式下面临不少难以解决的矛盾而无所适从,麻烦众多。而且目前从事中医药管理的政府部门人员中,不少非中医药甚至非医药专业人员,对与西医有很大差别的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临床实践以及中药行业了解甚少,用管理西医药的方式和理念来管理与西药差异甚大的中药,不懂中医药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该问题也同样存在于我市的中药材产业管理中。

三、对乐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保护好资源,促进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中药种植的区域规划,实施中药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工程。以保护濒危稀缺中药资源为核心,以中药优质种源繁育、野生资源的抚育、人工种植养殖技术为重点,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运用高新技术提高育种水平,对一些濒危药材和贵重药材开展种子质量评价和研究;发掘新的药用资源、代用品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

    二是提高中药材产品技术含量。与省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如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药学院等单位密切联系和合作,加强对中药材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的研究、中药材多指标控制质量标准等研究。

    三是创新中药材产品研发。充分利用西部中药材资源优势,选择—些疗效确切的特色品种如川黄连、天麻、峨参等进行深入研究,引进投资,进行中药饮片生产和新药开发,提高中药材产业的整体水平。

    四是建立更加畅通的产业信息网。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采集网络建设。

    四、推进乐山中华药博园立项建设

    乐山中医药文化,是乐山对中华中医药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包括乐山历代名中医的临床经验、历代中医药家乃至杰出的药农总结出的种植经验,以及乐山中医学术创建等诸多方面,它既有与中医药密切相关的内容,又有大量人文科学的内涵,是乐山人民在中医药领域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们是乐山历史文化和乐山文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乐山中医药文化,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健康理念、提高保健质量,还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乐山国内外知名度,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为此,特慎重建议立项建设乐山中华药博园。创建以中医药文化和科技开发于—体的“乐山中华药博园”,其目的在于深入发掘乐山中医药文化,系统展示乐山历代中医名家、学术观点、理论造诣、临床成就、乐山中药种植历史以及特色中药等等,并将其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和经营,是一项—举多得的重要举措。不仅能推进中药材新品开发,有利于发挥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提高乐山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水平,使乐山中医药产业得到更兴旺更高层次的开拓,还对乐山历史文化名城品位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乐山经济发展和为西部地区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审阅:曾波)

                                                           (编辑发布:张磊磊)

打印本页】【返回上一页】【关闭

版权所有:乐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蜀ICP备09038323号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

地址:乐山市中区柏杨东路218号 电话(传真):2443359

技术支持:好易通科技